本文授权转载自:知否财经(ID:mbabiz)这是现在美国最热传的一篇短文,应该没有之一。美国人纷纷转发,啧啧称奇。1文章讲的是什么呢?就是特朗普提议购买格陵兰岛问题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特朗普想买,丹麦人是啥反应?《纽约客》杂志8月16日就抛出这篇短文,标题就是:丹麦提出要买下美国(DENMARK OFFERS TO BUY U.S.)有道是“奇文共欣赏”,内容大致如下:在粗暴回绝了特朗普购买格陵兰的建议后,丹麦政府宣布,他们其实对买下美国很感兴趣。“正如我们所陈述的,格陵兰不是卖品。”丹麦政府发言人16日说,“我们注意到,在特朗普执政下,美国几乎所有东西,包括它的政府,都在可出售之列。”“丹麦对买下整个美国很感兴趣,当然,这不包括它的政府。”丹麦发言人补充说。发言人还说,买下美国中的一个关键条款,就是必须把特朗普安顿到“待定”的另一个国家,俄罗斯和朝鲜都是可能的选择。假如丹麦买下美国能被接受,这个国家还拟定了雄心勃勃的新并购计划。“我们相信,通过给予美国一个教育体系、全国医保,美国将从一片广袤的大地转变成一个伟大的国家。”发言人这么说。就这么长。丹麦人,你们的胆子太大了。原因很简单,这次特先生碰到了硬茬:丹麦硬核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丹麦第一位执政女王,也是丹麦国王宝座上第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美国人边感叹边转发,但更让人惊奇的,是很多人一致决定:同意!随意摘几条美国网友的留言:Wayne J. Jung:免费医疗,更短工作时间,每年一个月休假。我说:卖!Harlan:丹麦,卖了!你能让我们的物价更便宜,给我们带来社会主义。Linda Bray:请买下我们吧!这可能是我们能够回归文明的唯一道路了。Lois Zane:好的丹麦,赶紧买下美国吧!我们这样或许终于能拯救环境了,也不再有大规模枪击案件了。特朗普上台后什么都没做。哦,不对,他打高尔夫的!这都是些什么美国人啊。当然,还有更迫切的留言,这里就不放了。有好事者直接贴出了新的美国地图,上面是硕大的丹麦国旗!美国人很迫切,美国网络很热闹,最后,简单感慨一下:第一,这应该是一篇讽刺小说。不是真实新闻故事。《纽约客》的风格,大家可能也清楚,就是各种讽刺幽默。作者Andy Borowitz,1998年入职《纽约客》,但却是时代周刊评选出的美国最畅销书作者,擅长通过新闻事件撰写讽刺小说。行家一出手,果然不一样。当心,特朗普记住你了。第二,房地产商的眼光,果然不一般。昨天也说了,购买领土,尤其是购买这么大块的领土,感觉是上个世纪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特朗普却在认真琢磨。房地产商的脑回路,确实与众不同。对大统领来说,没有啥不敢想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一点,我们真要学习啊!第三,丹麦人要买下美国,美国人纷纷点赞。这就更有意思了,大统领总是吹,美国是最伟大的国家,都这么伟大了,居然教育体系还很成问题,更别提医疗跟丹麦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个世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美国人也是笑中带泪啊。如果丹麦真买下美国,这个世界会怎样呢?特朗普计划于下月初访问丹麦,这与购买计划无关。这不是华盛顿第一次试图购买格陵兰岛,二战后杜鲁门总统曾为购买这个岛屿出价1亿美元,但遭到拒绝。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圈以北750英里处,包括一个雷达站,是美国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的一部分。美国官员认为格陵兰岛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至关重要。两国之间的国防条约允许美国军队在格陵兰岛的美国最北端基地图勒空军基地拥有无限制的权利。格陵兰岛:请注意本岛不是欧盟的一部分,但如果特朗普先生拥有它,旅行可能会很棘手。2丹麦是一个北欧国家,看似与中国并无太多历史交往,但它恰恰是西方世界中与新中国交往最早、关系最亲密的国家之一。1950年,丹麦正式同中国建交,是继瑞典之后第二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是北欧国家),也是目前唯一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欧国家。1979年9月,玛格丽特二世正式访华,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访华的西方君主。同时也是首位访问中国特区的外国元首。有趣的是,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还是第一个跳进兵马俑坑内参观的外宾。丹麦人的富裕全球闻名,人均国民所得三万四千六百美元,全球排名第七。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怀特2006年7月发布的《世界快乐地图》报告(World Map of Happiness),丹麦在全球一百七十八个国家中,名列快乐国家榜首。在这个国度,弱势群体与富人同样受尊重。根据2006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丹麦贫富差距为世界第二低,仅次于阿塞拜疆,在发达国家是全球最低。丹麦基本上没有穷人,因为每个丹麦人,都在同样的起跑点上,这体现在丹麦的社会福利与教育两方面。丹麦学校不选模范生,十二岁以下没有成绩单,老师与家长鼓励孩子发展天赋,不鼓励比较。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不但如此,读书还可以领钱。十八岁以上学生可以领生活津贴,金额多少视学生是否居住家里而定。“终生学习”在这个国家不是口号。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丹麦人平均每人借书率为世界第二高,而丹麦每百人宽频使用率是OE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的第一。可以终身学习,是因为没有学费的障碍。在丹麦即使读私立学校,政府也补助75%的经费。因此,在丹麦进私立学校不是象征贵族,而是去学习特殊才能如艺术、体育。这里,职业不分贵贱,没人后悔入错行。当黑夜将近二十小时的冬季来临,那也意味着丹麦人的学习季节到来了。丹麦是有名的“club”国家,尤其入冬后,人们充分利用黑暗时刻参加各类学习俱乐部。丹麦副总理为农校出身,部长中不乏高中毕业生,但通过终身学习,他们同样也可以治国。当农夫也好,当工匠也罢,这就是丹麦的价值体系。走遍皇家哥本哈根瓷器(Royal Copenhagen)工厂,一百一十位工匠及二十四位与职业学校合作的学徒,拿着彩笔,聚精会神地涂上油彩,这里每件器皿釉彩,都由一位工匠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器皿底座上签字,该公司画师平均工龄二十四年。